冬天我傲雪斗霜;夏天我予人清凉;秋天我落叶成金;春天我给你希望。我是古榆……”这是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刘爱华写的《我是古榆》里的一段话。
“我是党员,我要上。”疫情发生后已经打了休假报告的他主动请缨下沉,8月10日就来到了幸福花园社区,投身防疫一线。
“这应该是我退休前最后一次参加抗疫,我有信心,我一定会胜利完成任务!”15日,60岁的刘爱华说,社区工作比想象的更加繁忙。
他回忆说,第一天到社区时,已过22时,岗前培训是必要的,为了掌握好核酸采集要领,培训现场,他反复揣摩,参加完培训,已是凌晨四点。
做消杀、做核酸、清垃圾、送物资……他和同一个单位的高凌雁负责幸福花园六期的保障服务工作。

刘爱华为居民搬运蔬菜包。受访者供图
“这里是老旧小区,每天我们爬十几个单元的楼梯。”他说,刚开始速度慢,也手忙脚乱。
“这里的居民很好,18号楼的马玉兰也是热心志愿者,她建议做采样盒,还利用塑料袋做成分类,左手采样棒,右边垃圾分装。”刘爱华说,确实提高了速度。
“每次都问有啥意见诉求,都会拿出本子记录,只要向他反映的都会反馈。”马玉兰说,小区服务群里,大家都叫他“刘哥”,帮大家买物资,买燃气,特别负责任。
刘爱华制作了居民诉求表,登记每家的情况,对独居、就医需求的居民进行标注。
18号楼的李晓凤深有体会。她说,7月底,因肺部感染她住院治疗,当时医生开了药,叮嘱一个月后复查开药。“疫情一来,眼看药吃完了,我挺担心的。”李晓凤把担心告诉了入户走访的刘爱华。
“你别着急,我联系医院,问问医生。”两天后,刘爱华给李晓凤打来了电话:“妹子,我跟医生约上了,社区车明天带你去。”
电话里,李晓凤说,当时特感动,去检查没有什么等待,复查很顺,多亏了刘哥的协调联系。10月的检查也是他张罗的,目前恢复不错。
共事多年的高凌雁说,在单位刘爱华是出了名的认真,到社区服务,他更是如此。别看年纪大,但跑得比谁都快。

刘爱华为居民搬运蔬菜包。受访者供图
“有次配送来的肉没有分装,大袋有五六十公斤,小袋也有二三十多公斤,他咬牙坚持,一边为大家加油鼓劲,一边专挑大袋往车上装。”54岁的高凌雁说,他膝盖以前做过手术,晚上肿得挪步子都难,贴膏药瘸了好几天。
“我有36年的党龄,得做出榜样。” 他坚定地说。
待人和蔼、工作细致是他给居民的印象。他总是把更多休息的时间留给同事们。
“我们的辛苦,居民看在眼里,工作做的好坏,居民心里有杆秤。”刘爱华说,大家的工作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小区居民给我们送水饺、还腾出房间让大家休息,增进了理解,坚定了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