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重大决策>>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2020年天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02-05 11:46:51     发文单位:   点击数:  
 索 引 号  xjtsq002-2020-000003  发文机关  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02-05
 发文字号   体裁分类  报告  有 效 性  有效
 成文日期  2020-01-20  标 题  2020年天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8日在天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苏来曼·吾不力哈斯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和艰巨繁重的赶超发展重任,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决策部署和市委聚焦总目标、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首府”工作要求,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结构、强实体、增动力、防风险,城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01亿元,全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1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围绕“金融核心区”定位,充分发挥人民路金融一条街区位优势和集约效应,推动金融要素集聚发展,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大小西门、二道桥等传统商圈提档升级,稳步推进中山路高品质商业街、大巴扎民族风情步行街建设,靓化升级商圈建筑物105栋、11.7万平方米。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市区两级4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67.64亿元,先后引进万科、阳光城、中天房产等大型企业积极参与老城区开发建设,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持续增强。招商引资稳步推进,牢固树立“招商先需稳商、以稳商促招商、最终形成以商招商”的工作理念,在加大现有企业和商人服务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外出招商,引进区外项目29个,到位资金43亿元。在上海徐家汇成立天山区首家招商引才工作站,组织30多家企业前来天山区实地考察、洽谈业务。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组织辖区大中型商超及蔬菜副食品直销点举办系列惠民消费活动,辖区22家大中型商超实现销售额35.8亿元,121家蔬菜副食品直销点实现销售额1.18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家庭服务业蓬勃发展,成立天山区家庭服务业协会,建成全市首个家庭服务业孵化基地。

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在全市率先成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完善“零距离·亲情式”驻点服务队,全面落实“妈妈式”服务要求,走访企业商户300余家、办理证照200余个。不断优化城区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压缩至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前置审批许可事项从286项缩减至28项,全区新增注册资本322.5亿元,新增企业2041户。深入推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助力搏得梦、丝路双创空间等6家企业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全口径减税降费9.27亿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四个一律”,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政府债务风险的底线,实现了全年零违规举债。

旅游产业不断壮大。立足全市“中部旅游区”定位,紧紧围绕“一核一网一景区”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加快旅游核心区建设,在巩固提升大巴扎步行街一期运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仅用6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大巴扎步行街二期A区建设运营工作,大巴扎步行街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接待游客256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亿元,带动城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科学构建城区旅游网,将城区内景区景点和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资源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积极探索“智慧旅游”新模式,依托“新疆优品”“卡拉拉”等网上商城,实现新疆本土产品和特色文化的高效快捷输出,打造全时旅游消费经济。布局旅游发展“大景区”,梳理整合水上乐园、燕南山等城区旅游资源,启动实施城区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全区旅游业保持“井喷式”发展,全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旅游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30%。

二、强基础、促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一年来,我们秉持“绣花精神”,深入实施“六句话”项目,推动城区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建设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水平不断攀升,宜居天山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面推进“六句话”项目。大力实施“树上山”项目,筑牢首府南大门绿色生态屏障,努力克服地质、水系等环境不利因素,圆满完成燕南山绿化10500亩,栽植乔灌木223万余株,燕南山绿化工程实现闭环。持续推进“水进城”项目,协力打造以和平渠亲水景观为主脉络的城区水系,积极配合完成大寨闸公园、十七户湿地先导工程。深入实施“地变绿”项目,新增公园、庭院绿化面积330亩,新建小游园及街旁绿地、小绿道11处,摆放花堆造型33组,栽植各类花卉168万余株,实现了“开窗见景、出门见绿”。高效实施“煤变气”项目,拆除高污染禁燃区二期分散燃煤设施1353台,城区供热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天变蓝”项目,不断深化“控煤、控尘、控污、控车”措施,严格落实建筑工地“七个百分百”要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年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达256天,较2018年增加4天。扎实推进“城变美”项目,完成19条街道、2条巷道靓化提升,改造建筑外立面713栋,更换门头牌匾3869块,城市面貌持续改善。

统筹推进老城区改造。完成中桥三巷、燕儿窝种牛场西等5个片区征收工作,签订征收协议2214户,发放征收资金7.13亿元。将已征收土地建设开发作为老城区工作的重点,加快征收区域拆迁和土地平整工作,出让东大梁、中湾街区域等12宗土地422亩。全面实施老城改造区域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后泉路、七泉街、黑甲山前街西二巷等20条道路。深入实施1.3万余户非集中连片老旧小区住宅功能完善项目,完成光华路、新市路等片区164个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任务,累计改造供水管线23.8万米、供热管线40.4万米,城区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提升。

深入开展城市大治理。全面实施市政设施大维修,完成市政主次干道、人行道修补9.17万平方米,更换道路照明灯2782套(盏),检查井提升3300座,维修维护人行天桥、地下通道7座,城区市政设施焕然一新。稳步推进市容市貌大整治,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410处、8.8万平方米,完成39条道路蜘蛛网整治工作,累计敷设管线5.21万米,新建检查井922座,清理线缆74.5万米,城区空间更加清朗。广泛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动员干部群众19.7万余人次,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活动12次,擦洗公共设施4.5万余处,清理非法小广告1.8万余处,整治院落4670个,清理垃圾7300余吨,城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洁城”四大行动,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和效果保持。全面完成南草滩片区“三条红线”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第一批次3.3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任务。深入推进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常态化,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在110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各级河长开展日常巡河检查1609人次,河水水质优良率均达100%,河湖水域生态持续保持良好。

三、惠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全力办好自治区“九项惠民工程”和乌鲁木齐市民生建设“十大实事”,全年用于民生领域支出2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32%,切实让稳定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民生建设“十大实事”全面实施。“畅通工程”“延伸工程”“泊位工程”让出行更便捷,疏导改造交通堵点5处,优化公交线路5条,新建停车场21处,新增停车泊位2100个。“洁净工程”“便利工程”“覆盖工程”让居住更舒适,完成公厕改造提升5座,为364个无物业小区引进物业服务,全区居民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100%,为具备条件的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110部,惠及18个社区2600余户。“清洁工程”让农业更绿色,全面完成日光温室清理整治任务。“落户工程”让政策更便民,大力吸引疆内外人才落户天山区,全年累计迁入1.65万人。“宜民工程”“亮化工程”让生活更多彩,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293场次,参与群众56.5万余人,实施西大桥、大巴扎等片区光彩工程,完成12条道路431栋楼体景观亮化和修复提升工程。

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断深化。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就业,完成各类就业培训1.23万人,安置就业2.01万人,发放企业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6939.27万元,惠及1.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核准登记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624户,发放廉租房补贴112.75万元。发放低保、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金4143.53万元,惠及18.07万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保障支付农民工工资982.34万元。加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发放抚恤金、优待金等补贴3501万元。依托“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行机构、社区、居家和互助式养老服务,打造市级试点5个。扎实做好墨玉县协作扶贫工作,累计拨付帮扶资金2691万元,推进实施厨卫改造、道路亮化、人才培训等扶贫项目,惠及群众4400户6.3万余人次,实现转移稳定就业259人,就地安置就业600人。

各项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有效增强,投入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经费3722.9万元,支持科技计划项目17项。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第1小学与清华附小达成合作协议,第31小学与北京市“五一”小学、海淀区实验小学建立友好联盟关系。康华路九年一贯制学校、第1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免费教育政策,惠及幼儿、小初高中学生6.9万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荣获自治区文明城区称号。圆满完成第四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目标任务。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关心关爱儿童成长,发放营养奶1397万袋,惠及儿童3.69万人。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成功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促进妇女儿童、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加快发展,全力推动统计、人防、史志编纂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四、转作风、促实干,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标“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体要求,坚决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当前和长远、重点和全面的关系,牢牢把握反恐维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党的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以“钉钉子”精神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和自治区党委“十改进十不准”工作要求,切实纠正“四风”,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依宪行政、依法行政,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提案91件,办复率100%。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共享交换平台建成投用。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网络问政,公开政府信息3428项,受理网络问政196件、区长信箱39件,回复率达100%。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督”,坚持重大项目、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卓有成效,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区政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团结带领各级党员干部,在防范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特别是片区管委会、社区(村)干部、“访惠聚”工作队长期奋斗在基层一线,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采,壮丽书写了新时代“天山担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理解信任、建言献策,更得益于全区人民的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倾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各级驻区单位,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天山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反恐维稳形势依然严峻,维稳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运行质量不高,财政收支形势严峻,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较大;三是民生领域仍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城区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不足,改善民生任重而道远;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还不健全,空气质量改善、水源地治理任务艰巨;五是政务环境还不够优良,行政效能和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民主法治建设还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对待,深入研究,不推脱、不回避、不掩饰,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任务,承启天山区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2020年全区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八次全会、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决策部署以及市委聚焦总目标、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首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丽天山区。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走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之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营造经济发展优良环境。强化服务理念和担当意识,厚植安商亲商重商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完善服务发展的具体制度、办法、措施,强化城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研究和落实,加快整合建立推动经济发展资源库,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精准快捷解决企业在开办、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诉求,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推进政务中心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压缩手续办理时间、精简项目审批流程,采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和一次办等方式,优化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材料,提高行政服务便利化水平,切实做到一般事项“最多跑一次”,简单事项“一次都不跑”。立足我区政治资源集中、文化底蕴浓厚、社会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加快优化各类配套服务设施,以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独具魅力的城区环境吸引企业投资兴业。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始终把服务业作为推动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生产、生活服务业向专业化、品质化提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数字经济类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推动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总部入驻、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金融要素聚集发展,不断巩固金融核心区地位。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依托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巩固提升大巴扎步行街旅游核心区建设运营水平,启动实施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构建城区旅游网,探索打造城南休闲度假景区。稳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着力将大巴扎步行街打造成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更好的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区块链创新企业,探索在智慧康养、知识产权交易、住房租赁等领域实现区块链示范应用。积极培育居民消费热点,有效扩大文化、教育、体育、养老等服务消费,大力营造消费氛围,加速培植发展土壤。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抓手,实现以项目推动建设,以投入带动发展。健全完善项目建设责任体系,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计划和跟踪动态管理,积极促进万科天山府·瑞园、和泰嘉美、中天翡丽郡府等重点项目早开工,全力保障大巴扎步行街二期天域城等建成项目早见效。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确保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紧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动态,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统筹做好2020年及“十四五”期间项目储备,形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接替有序的良好格局。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认真编制招商引资计划,依托上海招商引才工作站,大力引进金融业、旅游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急需的资金和人才,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健全完善招商项目统筹协调和综合服务机制,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切实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

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4条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健全完善以创新和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制度、技术、管理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向专业化、科技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培育出更多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担保贷款公司服务能力,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开展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增强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畅通企业反映问题诉求渠道,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提高财税监管保障能力。加强收入组织管理,在抓好重点税源、重点企业、主体税种的同时,积极涵养税源,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深化财税协同联动机制,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规范资产配置及收益管理,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水平,支持国资公司做大做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全面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严禁各种形式的变相举债,多渠道安排债务偿还资金,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守政府债务管理的红线和底线。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取消低效无效支出,集中财力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财政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二、切实提升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区

牢固树立新时代城市工作新理念,科学谋划和推进城区建设管理工作,以老城区改造提升、“六句话”项目为重点,促进城区承载能力和宜居功能提档升级,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精细、宜商宜居的新时代美丽天山区。

加快推进城区提质强基。紧紧围绕首府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高质量推动老城改造区域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切实提升老城区整体品质和发展活力。补齐城区短板、盘活存量资源,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和谐宜居”为目标,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和房屋功能完善提升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城区电力光源改造,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营造特色突出、层次分明、动静结合、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加快完成市政配套设施一、二、三期规划路、中湾街、碱泉一街等27条道路新建、改扩建,不断织密城区道路网。

持续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继续推进“树上山”项目,巩固燕南山绿化成果,进一步丰富树、乔、灌、花、草种类和景观层次,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景观。协力完成“水进城”项目,配合完成大寨闸、十七户湿地公园项目收尾工作,着力营造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亲水嬉水环境。继续实施“地变绿”项目,大力推进城区道路、景区游园、单位庭院绿化工程,新建小游园及街旁绿地10处,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布局合理的城区绿化系统。持续推进“煤变气”项目,全面化解388台分散燃煤设施存量。大力实施“天变蓝”项目,持续开展施工工地、道路运输等环节扬尘污染防治,加强“散乱污”企业和餐饮业油烟集中治理,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启动实施三屯碑—燕儿窝、八一闸等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深入推进第二批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恢复治理目标。

切实提升城区管理水平。树立“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统筹实施“城变美”项目,不断提高城区精细化、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创建更加整洁、安全、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内在魅力。在做好靓化工程收官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政设施大维修、市容市貌大整治、清洁卫生大扫除”城市大治理行动,全力解决道路破损、设施陈旧、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城市环境“痼疾顽症”,完成75条主次干道巷道“蜘蛛网”综合整治,坚决杜绝高空飞线乱象,打造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城区环境。加快建立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增设1100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基本实现公共机构、企业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持续完善城市运行应急保障机制,有效应对强降雨、强降雪等极端天气影响。

三、加大民生建设保障力度,切实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落实民生实事。巩固做好“哺育工程”、文化惠民等民生实事,坚持营养奶天天送,广泛开展高品质、有特色的文化惠民演出。围绕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在加装多层住宅楼电梯、推广社区养老服务、整治社区生活环境、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居民小区游园、规范社区物业管理、普及公用事业收费移动支付、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续建公共停车设施等10个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提高民生工作水平,推动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真正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创造实实在在、稳定持续的保障。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适用性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统筹推动大中专毕业生、生活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切实增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前端性、基础性作用,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好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支持对口帮扶地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积极推进以助老、助困、助残、助学为主的社会救助帮扶。常态化推进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高龄津贴及各类社会救助补助津贴发放工作,跟进调整城乡低保标准。践行“互联网+养老”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规化、智能化建设。不断完善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体系,着重做好双拥优抚、社保接续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充分发挥人口普查对城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性作用。强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不断促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康华路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第1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优质资源覆盖面,在联合捆绑办学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新一批次教育集团。持续完善公益普惠学前教育体系,开展城镇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排查整治,创新办园途径,积极挖掘城区可利用闲置资源,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持续规范民办非学历机构整治,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健康天山区建设。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度保障,认真做好新一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让各族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健康服务。深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以“医联体”为主要形式、家庭医生签约为主要支撑的分级诊疗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常态化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快政府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筑牢公正法治之基。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强化依法行政,让按规则办事成为政府权力运行的常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度。严格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及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机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永葆亲民勤俭之心。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政府履职的重中之重,实事求是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财政绩效管理和考核激励,调动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预算执行,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压缩经费支出,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的用于促发展、保民生、补短板。

坚守务实清廉之本。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克服“跟不上、慢半拍”的习惯,打造便民高效、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深入查找和纠正“四风”“四气”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严格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审计和巡察结果运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树立清正廉明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开创天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的天山区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