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 王畅彤)今年6月11日为第17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日,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馆长胡玉梅介绍,11日,经过重新布展的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展厅将全新亮相。
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展厅集展览、展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展览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以实物、文字、图片、讲解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市民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将在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四楼向市民免费开放。自治区级、市级的剪纸、面塑和葫芦画传承人将在此定期为各族市民提供非遗知识的义务教学服务和互动体验传习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了解非遗、感知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
据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市文化馆还将邀请新疆玉雕大师马学武带来和田玉文化的专题讲座。
此外,6月9日至12日,市文旅局(文物局)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持续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线上演播,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精选了京剧传统剧目《凤还巢》、折子戏《女杀四门》《武家坡》与观众见面,而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结合前期演出的经验,将《花亭相会》《赤桑镇》《杀庙》三出秦腔剧目进行重新录制,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体验。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都能观看演出回播。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擦亮文化瑰宝,让民间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自治区级项目27项、市级项目4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