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政务动态>>正文

【坚持就是胜利·美好家园共同守护】他们是守护者,更是贴心人 ——乌鲁木齐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社区服务见闻

2022-04-06 11:12:05        点击:[]    来源:新疆网

在东林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送生活必需品上门。(社区供图)

4月5日,在红庙子路西5巷256号沁园小区,志愿者对垃圾桶进行消杀作业。(记者陈岩摄)

5日,在东大梁西街353号院,医疗服务队队员在上门问诊。(记者马婷 通讯员陈恭泉摄)

新疆网讯(记者郭军鸽 马婷 王磊 史传芝 唐红梅牟敏)奔忙在院落楼群间、提醒居民做好防护、协调配送各类生活物资……非常之时,非常之责。面对疫情新形势,广大社区工作者和爱心志愿者全力以赴、不怕繁难,用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守护家园。

他们,是守护者,更是贴心人。众志成城,一道凝聚着强大合力的疫情防控防线在乌鲁木齐迅速筑起。

社区工作者

奔波、爬楼,力所能及保障好群众生活

4月4日9时许,在天山区幸福路街道东大梁西街353号院,戴着口罩、防护面罩,穿着防护服的幸福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孟钰淇提着果蔬和鸡蛋,脚步匆忙地穿梭在居民楼间……

乌鲁木齐市实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划分及区域管理服务措施后,孟钰淇便驻守在了幸福路街道东大梁西街353号院。

作为封控区的东大梁西街353号院1号楼和6号楼,有78户共160位居民。为保障居民们的生活,孟钰淇提前联系好周边的菜店、超市、肉铺、药店等,将各家店铺的订货电话、微信公布给居民,居民按需订购后,由各店统一送到小区大门前。

“送来的物品我们都会对外包装进行消杀,放置半小时后给居民们送去。”孟钰淇说,由街道、社区干部等组成的服务队每天给居民运送生活必需品百余趟次。

居民刘光福说,社区工作人员对大家的需求都有求必应,非常感谢他们。

据不完全统计,孟钰淇平均每日服务时间近15个小时。“只愿我们的微薄之力,能更好保障群众的生活需求。”孟钰淇说。

“听到一句‘你们辛苦了’,觉得值了”

4日是南湖南路西三巷69号红山村花园小区成为管控区的第二天。

10时,南湖南路街道友谊社区工作人员杨朝配好消毒液,穿好防护装备,与两名负责信息录入、核酸采样的同事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对住户进行核酸采样,对楼道等进行消杀。

“一天最少三次消杀,一个消杀桶,我们每天要背六个多小时。天气越来越暖和,负重上上下下,穿着防护服很闷热。消杀间歇,还要对门把手等人触碰频次高的地方进行环境采样,协调组织垃圾清运。一天下来,双腿像散了架似的,但心里觉得值。”杨朝说。

“这段时间,我们和小区物业公司联动,发动志愿者参与,做好消杀、垃圾清运。”杨朝说。

每天忙碌,杨朝和所服务的住户很少交流,但隔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他仍时常清楚地听到居民们道谢。

“听到一句‘你们辛苦了’,觉得值了。”杨朝说。

服务做到位,当好居民贴心人

4日一早,负责管控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经开区(头屯河区)东林街社区工作人员杨文洁穿好防护装备,和同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当天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居民上门测温和核酸采样,再顺便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

71岁的马建章是杨文洁重点服务对象,因为老人视力不好,目前又是独居。

“叔叔,放心吧,体温都正常呢,一会给你把早饭送来啊。”为马建章测温后,杨文洁又检查了老人家中燃气等设施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帮他把窗户打开通风透气,最后再检查一下老人手机电量后,才放心前往下一家。

在马建章的手机上,杨文洁的电话被设置为快捷拨出,老人有需要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她。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杨文洁说,马建章视力不好,楼栋管控时家人又不在身边,她要当好老人的“亲人”,把服务做到位。

精准防控,措施得力,生活平稳有序不受影响

“原本还有些担心,现在放心了。”在被划为防范区的水磨沟区南湖南路街道安居社区鸿瑞豪庭小区,居民徐晶云说,由于精准防控,小区居民正常出入,生活并没有受影响。

徐晶云说,这段时间,随处可见社区工作人员帮着维护秩序、开展宣传引导、进行环境卫生清理消杀等。小区门口也有社区工作人员值守,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社区工作人员还通过微信群、张贴宣传通知,提醒大家避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等。

“遵守防范区的管理要求,不给社区添乱,也就是减轻社区工作人员负担,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徐晶云说。

爱心志愿者

发挥专长服务居民

4月5日9时许,在天山区幸福路街道东大梁西街353号院,彭超和同事们组成的医疗服务队开始了一天的上门问诊服务。

这支医疗服务队由幸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环北路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自发组成,彭超担任队长。

“多亏了你们,我的手指恢复得非常好。谢谢你们呀!”看到医疗服务队上门巡诊,东大梁西街353号院6号楼居民曹俊成连连道谢。

不久前,曹俊成在上班时右手受伤,本想着观察几天再去就医,没想到住的地方成了封控区。

就在他发愁时,医疗服务队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上报幸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业的外科医生上门诊疗。

截至目前,医疗服务队已上门问诊居民近50户。

“我们有这样的专长,就有一份这样的责任。”彭超说,这个时候必须冲在前。

“老志愿者”再上岗

5日8时,52岁的红山村花园小区居民孙建新熟练地穿好防护服出了门。

收运小区一栋楼两个单元60多户居民的生活垃圾,是作为志愿者的孙建新当天的第一项工作。

孙建新推着专用垃圾桶上楼,逐户收集生活垃圾,消杀一遍后放入桶内。每收集完20户居民的生活垃圾,他便会推着垃圾桶来到垃圾存放点。

“有专人对垃圾进行进一步消杀、分类和处理。”孙建新说。

2020年,孙建新曾作为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服务。今年4月3日小区被列为管控区后,孙建新再次报名成为志愿者。

“穿脱防护服、为居民测温、采买生活物品和药品等,我都有经验。”孙建新笑称自己是“老志愿者”。

忙完垃圾回收,孙建新为自己做了消杀后,又投入到生活物品配送中。

“街里街坊的,搭把手不算啥。大家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说着,孙建新提着4户居民的蔬菜就上了楼。

尽己所能奉献爱心

4月4日,在经开区(头屯河区)西园街社区,商户阿卜杜瓦斯提·奥布力喀斯木、阿巴拜克日·阿巴斯和如孜·阿巴斯将300个馕、烤包子及馓子送到社区。

“都是大家连夜赶制出来的,送给隔壁东林街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阿卜杜瓦斯提·奥布力喀斯木说。

西园街社区与东林街社区相邻。目前,东林街社区有部分居民楼被列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我们都是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能做多少做多少,能帮多少是多少。”阿卜杜瓦斯提·奥布力喀斯木说,自己开馕店15年了,周边社区居民很多都是自己的顾客。

了解到兄弟社区的情况后,阿卜杜瓦斯提·奥布力喀斯木和周边同样打馕的商户商量,想通过送馕、烤包子和馓子的方式,参与志愿服务,为居民打气鼓劲,向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致敬。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您好,您要的蔬菜已经放在门口,请自取。”5日中午,韩浚择将居民购买的生活物资送上门后,用微信留言提醒。

今年34岁的韩浚择是水磨沟区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南路西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帮忙运送居民购买的物资、代领快递……在南湖南路西社区的金福苑小区和西二巷100号院两个管控小区,像韩浚择这样的志愿者有40名。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韩浚择说。

作为志愿服务队队长,除了统筹各项志愿服务工作,韩浚择还会细心留意居民信息,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小区居民周月松说,每次站在窗前,都能看到楼下的志愿者们跑前跑后忙碌着,是真辛苦。

“赶上每天早晚采购配送高峰,配送量都在20单以上。这两天平均每天步数都超过了两万步。”韩浚择说,“不怕你笑话,一天跑下来,腿都有点软了。但听到居民朋友说‘谢谢’时,心里觉得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