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区幸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张雪红(中)正在用听诊器为老年居民做肺部检查,并向记者马婷(左)讲解家庭医生出诊流程。
“来,放松,深呼气、慢慢吐气……”2 月4 日,在86岁的荣青成老人家中,天山区幸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贺园园用听诊器为他做检查。
贺园园是荣青成的签约家庭医生。荣青成患有肺炎等多种疾病,2020年7月签约时,他从三甲医院诊治病情平稳,出院后还带着尿管、插着胃管。
贺园园和她的家庭医生团队非常关心、关注荣青成的健康状况,多次随访、叮嘱用药,慢慢地老人身体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胃管摘除后,要恢复正常饮食了,前三天记得要吃些流食,慢慢恢复半流饮食……”贺园园一边给老人叮嘱着注意事项,一边告诉老人过两天自己还会过来探望,让老人不要担心。
同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张学红熟练地将老人的胃管摘除后,贴心地将老人鼻处的皮肤用棉签进行清理,随后为老人测了血压和血糖。
经过一系列的问询、检查后,贺园园再次叮嘱老人如何用药、如何健康饮食,并嘱咐家属要带着老人下床走走,锻炼身体。
随后,他们又来到92岁居民陈钦训家中,首先为老人测量了血压。“血压有点偏低,这和您的体质有关系,太瘦了要加强营养。”贺园园说道。
陈钦训之前因肠梗阻术后排尿困难留置尿管。签约家庭医生后,医生们定期每月上门为他更换尿袋。同时时刻关注他的饮食,给出合理建议。
“家庭医生团队特别关注我父亲的健康状况,定期上门随访,父亲有什么症状我都第一时间联系他们。”陈钦训的女儿陈天然说,以前带父亲去看病要排队、挂号。现在有了家庭医生,享受上门服务,特别方便。
贺园园的团队共有6名成员,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组成。平日里,团队会针对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进行随访,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状况,给出科学饮食和用药提示。
记者翻开贺园园的出诊登记表看到,从1月30日到2月20日,每天都排有需要随访的病人。
“每逢假期,部分居民由于作息不规律、饮食无节制、用药不规范出现不适症状,此时我们的随访诊治指导就特别重要。”贺园园说,“家庭医生团队一共签约了上千位居民,针对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会特别关照。”
乌鲁木齐市从2014年起开始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今年我市十大民生实事中,就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其中明确提升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家庭医生已经成为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一环,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编辑:杨姝琨
责编:苗春绿
主编:辛铭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