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挺身而出“守护”这座城市,而在他们保护大家的同时,更需要他们保护好自己。口罩和防护服是在防控工作中每天都必须使用的,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主任医师陈小兵介绍了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和穿脱防护服。
首先,应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口罩,必须保证能够完全包裹住口鼻和下颌,对于N95/KN95口罩,佩戴时还需要通过吸气、呼气测试来确认密合性。工作过程中应保持口罩与脸部的贴合,不能滑脱或露出鼻子,脱取口罩时应避免用手接触罩体正面,及时做好手卫生。
其次,在做核酸采样、环境消杀等工作及在中高风险区域小区内送物资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是必须做好二级防护、穿好防护服的,就是我们通俗所称的“大白”。主要包括医用防护服、N95/K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套、鞋套或工作鞋等6件防护用品,缺一不可。
在使用上提醒大家几点注意事项:
一是防护用品在穿戴时,因为防护用品是干净的,所以相对风险比较小。第一步:进行手卫生;第二步:戴一次性帽子,注意将有松紧一面置于脑后,将头发全部包裹入帽中;第三步:戴医用口罩,先拉下方的系带过头顶至双耳下,再拉上方的系带至头顶中间,罩住口罩快速吹气,检查密合性,如有漏气,进行调节直至无漏气;第四步:穿防护服,自下而上穿戴整齐,拉上拉链,撕开胶条,粘贴好;第五步:穿鞋套,将裤子下端包裹入鞋套,必要时穿长筒鞋套;第六步:再次进行手卫生;第七步:戴手套,翻边取出手套戴上,将翻转部分包裹住袖口,注意手套破损须及时更换,必要时佩戴双层手套;最后检查是否穿戴完整。
二是穿戴完成后,工作人员至少要2人一组,不要单独行动,以便及时互相提醒。防护用品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污染或破损要立即更换。
三是脱卸防护服,因为防护服使用后可能已经被污染,风险较大,所以脱卸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和小心,按下述操作进行。第一步:脱鞋套;第二步:脱手套,翻转取下,污染面不能接触清洁面;第三步:脱防护服,拉开拉链,双手插入防护服内侧,顺势摘下帽子,衣袖,由上向下卷边脱,手避免接触污染面;第四步:脱口罩,注意避免触摸口罩内外两部分,捏住系带放入医疗废弃物桶中;最后脱下一次性帽子,避免接触污染面。脱卸防护用品时要注意慢速,轻柔,将外表面包裹于内表面中。此外,不建议多人同一空间同时脱卸,两人之间要相隔2米以上距离。最后要提醒大家,为了保证我们在脱卸过程中双手干净,每脱一件防护用品都要进行一次手部卫生消毒,使用过的防护用品都要严格放入医疗废弃物桶中。
大家由此可以了解到穿脱防护服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在上岗前一定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好穿脱要领。我们在“智慧健康乌鲁木齐”微信服务号“公共服务”菜单中发布有相关培训视频,大家可以线上观看和学习。
防疫一线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为我们战胜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也希望广大市民继续理解、支持、配合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