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5月11日下午,欢快的旋律响起,吸引了市民、游客在大巴扎步行街中央舞台前驻足。天山区防灾减灾救灾“基层行”宣传表演活动在这里举行。
发生地震第一时间要干什么?家用电器着火怎么办?天然气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歌舞表演过程中,为市民、游客讲解了地震、气象、地质、防汛抗旱、森林草原火灾等防灾减灾知识,穿插开展了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有奖知识问答,调动大家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现场,还演示了‘黄金20秒’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我觉得特别实用。”来自天津的游客朱旭说,他以前也看过这些急救法演示,现场再学习巩固一遍,加深印象。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用书包护住头部,寻找‘生命三角区’躲避。第一波地震波过后,要第一时间疏散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地震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等知识。”11岁的努尔夏提·外力说,她要牢记这些知识,并且讲给家人、朋友。
现场,还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发出倡议,动员各位群众将防灾减灾意识、自救互救逃生技能带给家人、朋友,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自5月6日开始,天山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教育、园林、红十字会、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单位,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开展“5·12”防灾减灾周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各族居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