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才艺,展技艺,斗厨艺……“村晚”活动形式多样,群众自己做主角,小小舞台也有了大大的梦想,提升了百姓稳稳的幸福感。
展风采:群众献艺大舞台
12月20日,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伊宁路社区与驻乌某部联合举办的“群众村晚”上,社区工作者、各族居民、学校师生纷纷上台表演节目,展示他们的风采和活力。

12月20日,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伊宁路社区与驻乌某部联合举办“群众村晚”,市第42小学学生为大家表演了啦啦操《快乐崇拜》。受访者供图
65岁居民陈菊仙和邻居们一起表演了广场舞《开门红》,这支舞他们排练了一周时间,每天茶余饭后练舞的时光,也成了姐妹们的快乐时光。
“我们都喜欢跳舞,大家就聚在一起成立了个汇珅园飞虎队,队里姐妹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别看我们年纪大,跳起舞来依旧活力十足。”陈菊仙说。
市第42小学学生刘诗晏等为大家表演了歌曲《祖国有我》《卢沟谣》等。

12月20日,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伊宁路社区与驻乌某部联合举办“群众村晚”,市第42小学学生刘诗晏等为大家表演歌曲《祖国有我》。受访者供图
“部队的叔叔们一直在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想把歌曲唱给他们听,感谢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付出。”刘诗晏说。
“我们动员社区居民一起,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伊宁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丽说,这次“群众村晚”的开展,既丰富了各族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加强了社区居民间的交流,营造了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记者盖煜)
斗厨艺:薯味美食“飘香开赛”
近日,高新区(新市区)群众村晚集中展示活动在青格达湖乡天山村“六亩半”手作文创园举行。除了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活动中还有非遗展示、研学小课堂等,最吸引大家的还是用天山村天山红薯作为原料的薯味美食大赛。

近日,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举行我们的“群众村晚”活动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村民正在进行“薯味”美食大比拼。记者石磊摄
天山村种植红薯已有40多年的历史,天山红薯甜而不干,比较细腻,加上是天山村的富硒土地种植,营养价值更高,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当天的活动中,村民们用天山红薯作为原料,制作了42道菜品。村民、嘉宾们档期评委,为一道道“薯味”评分。

近日,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举行我们的“群众村晚”活动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村民正在进行“薯味”美食大比拼。记者石磊摄
天山村村民刘雪梅说,今天她带来的菜品是“‘薯’你最爽”,集酸、辣、甜于一体,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红薯是天山村的特产,希望能通过此次“薯宴”让更多人品尝到天山红薯,将天山村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助推乡村振兴。(记者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