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区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文化企业有7896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5家。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组织评定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1家,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5家。

6月22日晚,“亮相·天山”——时尚京剧秀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大巴扎达瓦孜欢乐广场上演,吸引了很多游客观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助推我区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自治区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汤文表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全面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举措,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扶持一批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加强对文化企业、民营演艺院团等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政策支持,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和旅游领域。
近年来,自治区相继出台《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拉动文化旅游消费、优化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更好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2年,自治区文旅厅开发搭建并上线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4月底,平台入驻企业343家,录入招商引资项目570个,已签约、落地、投产项目共126个,计划总投资额658亿元;平台收录发布相关优惠政策92条,推动金融机构发布相关金融产品37个。
“我们将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争取文旅产业发展资金;加强特色文旅品牌培育,创建更多‘国字号’品牌,评选命名自治区级品牌,引导品牌企业发挥示范引领拉动作用;支持文旅产业人才培养扶持项目;用好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把新疆文旅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汤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