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事业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家庭建设和妇女工作。
8月16日至17日,乌鲁木齐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全市街道、社区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开展基层妇联干部业务培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采用理论学习、实地观摩、互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基层妇联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零工驿站助她走上就业路

参加培训的基层妇联干部实地参观跃进街南社区妇女之家建设,依托零工驿站引进的左然木制衣工作室,带动了辖区多名妇女就业。记者赵莉摄
在天山区跃进街南社区“零工驿站”内,有一间特别的制衣工作室,里面陈列着艾德莱斯制成的衣裙,还配备有专业的直播设备。
工作室负责人左然木·扎热从小就喜欢针线活,从家庭妇女变成带货主播,她的故事让前来观摩学习的妇联干部们深受启发。2011年她在黑甲山后街社区的扶持下,享受了创业小额贷款和免费技能培训,并开了自己的裁缝店,同时带动68位妇女走上创业之路。今年,跃进街南社区将她引进“零工驿站”,成立了左然木制衣工作室。
左然木·扎热每个月都会在工作室内进行直播,开拓线上销售渠道。由于是手工制衣,面料选用也是大家熟知的艾德莱斯绸,辖区不少会手工的妇女都在这里工作,不会手工的经过学习也能慢慢上手。大家用心制作的一件件精美服饰让工作室逐渐小有名气。
如今,左然木·扎热制衣工作室在大家的努力下,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全疆各地的订单,最近工作室接到了许多婚礼服饰的订单,也为辖区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岗位。

参加培训的基层妇联干部实地参观跃进街南社区妇女之家建设,社区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老年康养中心服务。记者赵莉摄
天山区跃进街南社区主任兼妇联主席王菁介绍,“零工驿站”引进阿丽亚家政公司、左然木制衣直播间,将其作为妇女发展基地,为妇女们提供了计时或计件的就业岗位,解决辖区全职妈妈就业、增收等问题,鼓励并吸纳全职主妇到零工驿站工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巾帼志愿者,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生活技能培训。
近年来,市妇联深入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通过“春风行动”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9万余个,开展家政、电商、面点等技能培训,覆盖2000余人次。打造“石榴花”巾帼家政企业,整合资源开展家政宣传、暖心服务、项目活动、技能培训、送岗就业巾帼家政“五进”社区行动,让居民实现“家门口挣钱、零距离就业”。
“扬家风、传家训、立家规”
8月17日,在天山区羊毛湖社区红色小院里,“石榴籽”小小宣讲队成员韩佳彤声情并茂地为前来观摩的妇联干部们讲述红色故事,精神抖擞的模样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的成果。
在社区的儿童早教活动室,家庭教育专家胥全红老师带着她的团队,让辖区的孩子们在这里一起学国学、唱儿歌、排舞蹈、做游戏。孩子们不仅可以体验到各类有趣的文体活动,同时胥全红老师还设置了“情感交流室”,针对孩子们在青春期存在的问题,精准有效缓解家庭压力。
羊毛湖社区妇联主席马雪燕介绍,秉承着“教育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家族、辐射一个社区”的理念,羊毛湖社区在社区、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连心桥,利用社区党组织、妇联、群团组织力量联合乌鲁木齐市第43小学、36中开展“国旗下成长”“小小安全员”等各类育人活动;成立“石榴籽”小小宣讲队,定期组织青少年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家庭教育服务站也会定期邀请家长们参与家庭亲子教育,引导家长们树立良好教育观念,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让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好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为此,市妇联长期开展“扬家风、传家训、立家规”家庭文明实践活动。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石榴籽”家庭成长课堂公益活动,用好家庭教育指导专家、社区(村)家长学校,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家长5万人次。在2个社区试点建设自治区“石榴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1个社区实施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培训试点项目,在345个社区(村)打造“石榴籽”小课堂,深化庆“六一”、寒暑假期儿童关爱服务、家庭亲子阅读等活动500余场次,以专业化服务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近年来,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整合社区(村)资源优势,通过借势借力、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打造并发挥“执委工作室”“巾帼示范基地”“石榴花直播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站的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妇联规范化建设有特色、有经验、有成效。
组织基层妇联干部进行专业业务培训,分享妇联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服务广大妇女儿童,也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