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天山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措并举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高位推动,落实包保责任。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长期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区食安委2次召开全体会议、6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全区22个街道、183个社区(村)比照区上做法,主动扛责履责,形成了“党政同责、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街道、社区三级包保干部1014人,根据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要求,对全区6172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层分级落实包保责任。
深入走访,落实督导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学校食堂等场所,详细询问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食品安全员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的配备情况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落实等情况,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27名区四套班子领导、80名街道党工委成员、907名社区(村)党支部成员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督导信息上传率均为100%,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督导全覆盖。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两个责任”工作专班坚持从学中干、在干中学,组织街道、社区食品专干,各级包保干部,A、B、C级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培训26次,并督促街道、社区开展相应培训205次,先后参加培训6460余人次,使包保干部和包保主体争当食品安全的明白人。
狠抓落实,确保工作质量。A、B、C级企业均设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D级经营户为零售连锁门店的,设食品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制度;D级从业人员10人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设食品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制度。同时加强“三小一摊”(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食品摊贩)管理,落实进货查验、食品贮存、食品卫生、人员健康、人员培训等基本食品安全制度,构筑食品安全屏障。
巡察督查,查找薄弱环节。根据督查清单要求,区委巡察办、区检察院及“两个责任”工作专班对街道、社区落实包保工作情况开展督查,各街道比照区上做法开展督查。目前,对各类包保主体督查完成率为46%。督查中,发现部分包保干部在督导中发现不了问题、部分经营主体未落实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中少数经营主体信息错误等问题,先后编辑督查通报54期,向各街道食安委、各市场监管所及时通报问题并要求整改。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食品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宣传活动,通过“天山区零距离”、抖音、微信群、社会LED屏、商户“小喇叭”等多手段、多维度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宣传,同时印发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海报、反食品浪费海报、野生动物保海报、餐饮分级公示栏、食品生产经营者信息公示栏、包保干部信息公示牌、食品安全应知应会等宣传材料共计7万份,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